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建绿色生态农业 创循环经济模式

浙江蓝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坚持“生态立园、科技兴园”的企业发展理念,在充分发掘独特的地理和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上,围绕猪场废弃物生态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蓝天生态农业园摸索创建了“猪、蚓、鳖、草/稻、梨/茶、羊”多元结合的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生态园创建于2000年6月,位于杭州西部径山风景区,周边有日本茶道发源地、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径山寺,是“茶圣”陆羽编著中国第一部茶文化著作《茶经》的地方,还有AAAA级景区“江南第一漂”的双溪竹海漂流。

公司目前主营种猪(商品猪)、生态鳖和湖羊原种养殖,是全国唯一的国家湖羊原种基地,养殖量超200万只省内规模最大的生态鳖养殖基地,年产2万头的种猪(商品猪)基地。在园区发展过程中,立足生态农业,始终注重科技投入与创新,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及浙江省淡水养殖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成立了专家咨询小组,对公司的养殖生产、管理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为公司生产、经营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园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生态立园、科技兴园”之路,规划在未来二年内打造一个“科技示范型、管理现代型、运作生态型、产业规模型、产品绿色品牌型、营销现代网络型”的都市生态农业园区。

园区以养猪起家,但猪场废弃物污染问题,由于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而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根据循环经济理念,围绕猪场废弃物污染生态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园区逐步发展组织了蚯蚓养殖、生态鳖养殖、湖羊养殖、水稻/牧草/黄花梨/大棚蔬菜种植及周边山地茶叶种植的农业产业结构。

根据物质循环和能量高效流转利用关系,园区合理分区规划五个功能区块。种猪养殖区、生态鳖养殖区、水稻/牧草轮作区、湖羊养殖区和园外辐射区。

五大功能区块种养业有机结合,形成“猪、蚓、鳖、草/稻、梨/茶、羊”多元结合的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为改善园区整个生态环境,园区又应用了农业高科技技术。用乳酸菌、酵母菌为主的复合菌,用于饲料添加,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臭气,改善肉质;用枯草杆菌、光和菌泼洒水面改善水质。园区种养结合生态运作,有效实现了每个功能区废气物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生态立园、科技兴园”是园区发展的基本宗旨,为此园区内专门设置了一个研发中心作为园区技术支撑中心,设立余杭区中华鳖研究所、微生态制剂研发中心、湖羊种质资源研究中心,并与浙江大学达成意向建立“浙大-蓝天生态农业研究所”、“浙江大学环资学院生态农业教学基地”。

猪场粪便蚯蚓养殖和污水农业综合利用及生态化处理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畜禽养殖业废弃物治理难的问题,同时创造了明显的环境经济效益。处理系统投资和运行费用可分别比传统处理工艺削减44%和76%,万头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益高达65.0万元,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

园区循环经济实践中租用当地农民和国有农场土地,解决了部分农民劳动力就业问题;并对周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园区辐射周边已有二百余户农户或单位或联合户开始养殖中华鳖,面积12000亩。EM微生物调控水质技术在短短一个月内即推广水域面积超过3000亩。“水位稳定系统”、“分级饲养技术”的推广,使余杭区万亩生态鳖基地多创上千万元产值。

同时,园区内提供的优质种猪、种羊帮助大量养殖户发家致富;由于湖羊养殖适应性强,适于圈养,种羊大量调往新疆及西部,在国务院西部实施的“退牧还草”生态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还被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援藏物资空运西藏。

公司负责人充满信心地说,园区最终要建设成集养殖、种植、研发、休闲于一体,分区明确、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产品安全的现代化农庄,真正实现社会、环境、经济三大效益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陈山)